深网的企业新闻,资质,联系方式...您都可以在这找到
政务网络安全的幕后英雄:网闸
政务行业作为国家数据资源的核心承载者与管理者,其网络环境既包含处理敏感信息的内网(如政务核心业务系统、涉密信息系统),也涵盖面向公众服务的外网(如政务服务网、公众信息发布平台)。这种 “内 - 外” 网络的物理隔离与安全数据交换需求,使网闸成为政务网络架构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安全设备。其应用场景紧密围绕 “隔离风险、合规交换、保障安全” 三大核心目标展开。
一、核心应用场景:三大典型数据交换需求
网闸在政务行业的应用本质是解决 “物理隔离下的合规数据流通” 问题,根据数据流向和业务场景,可分为以下三类核心场景:
1. 外网到内网:公众请求与数据采集的安全接入
该场景主要实现公众、企业通过外网提交的服务请求或数据,安全同步至内网核心业务系统,避免外网风险直接渗透至内网。
典型业务:
政务服务申报:企业 / 个人在 “政务服务网” 提交营业执照办理、社保缴费、资质审批等申请,网闸将经过校验的申报数据(剔除恶意代码、违规格式后)摆渡至内网的审批系统,供工作人员处理。
数据采集汇总:基层单位(如街道、社区)通过外网终端填报人口普查、经济统计等数据,网闸将结构化数据(如 Excel 表格、表单信息)单向传输至内网的统计数据库,确保采集数据不携带外网病毒。
核心作用:阻断外网黑客通过 “申报接口” 发起的 SQL 注入、端口扫描等攻击,防止内网审批系统、统计数据库被非法访问。
2. 内网到外网:政务服务与信息发布的合规输出
该场景主要实现内网处理后的结果、公开信息,安全推送至外网服务平台,确保对外输出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典型业务:
审批结果反馈:内网审批系统完成业务审核后(如 “企业注册通过”“社保缴费成功”),网闸将审批结果(脱敏处理后,不含经办人、内部流程等敏感信息)摆渡至外网,供申请人通过手机端、网页端查询。
政务信息公开:内网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财政预决算等需公开的信息,经审核后通过网闸传输至外网 “政府门户网站”,避免直接从内网连接外网发布导致的泄密风险。
数据共享开放:政务部门将非敏感的公共数据(如交通拥堵指数、空气质量数据)通过网闸同步至 “政务数据开放平台”,供社会公众、科研机构查询使用。
核心作用:防止内网敏感信息(如未公开的政策草案、人员隐私数据)随公开信息一同泄露,同时避免外网恶意程序通过 “输出通道” 反向入侵内网。
3. 内网与内网(跨域):不同安全等级内网的隔离交换
政务行业内部存在 “核心涉密网、非涉密业务网、办公网” 等多个安全等级不同的内网,网闸可实现这些 “同构但不同级” 网络间的安全数据交换。
典型业务:
跨部门数据协同:例如,市场监管局的 “企业注册内网” 与税务局的 “税收征管内网” 需共享企业工商信息,通过网闸在两个内网间建立单向 / 双向摆渡通道,仅允许指定字段(如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传输,屏蔽无关敏感信息(如企业缴税明细、注册经办人身份证号)。
上下级数据汇总:省级政务内网需汇总各地市政务内网的业务数据(如医保报销数据、扶贫资金使用数据),网闸可对传输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防止数据篡改)和内容审计(记录传输轨迹),确保汇总数据真实可靠。
核心作用:实现 “等级保护” 要求中的 “跨域隔离”,避免高敏感等级内网的数据向低敏感等级内网泄露,同时保障跨部门业务协同的效率。
二、政务行业应用的核心价值:安全与合规双保障
网闸在政务网络中的应用,并非简单的 “技术叠加”,而是深度契合政务行业的安全需求与合规要求,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方面:
1. 满足国家网络安全合规要求
政务行业需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其中明确要求 “涉密信息系统与非涉密信息系统必须实行物理隔离”。网闸的 “物理隔离 + 数据摆渡” 机制,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政务行业通过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等保 2.0)” 测评的必备条件。
2. 阻断核心风险,保障数据安全
政务内网存储着大量敏感数据(如公民身份信息、政务决策数据、财政资金数据),外网则面临病毒、黑客攻击、钓鱼等多重风险。网闸通过 “断开连接 - 协议剥离 - 内容检测” 的全流程防护,从物理层面杜绝外网风险向内网渗透,同时防止内网敏感数据通过非法通道泄露,是政务数据安全的 “最后一道防线”。
3. 平衡 “隔离” 与 “流通”,提升政务效率
若仅做 “物理断开” 而无数据交换机制,政务服务将陷入 “内外网脱节” 的困境(如申请人需线下提交材料、审批结果无法线上反馈)。网闸通过 “可控的数据摆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 “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 的闭环服务,既满足了隔离要求,又支撑了 “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 等政务服务改革的落地。
三、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要求
政务行业对网闸的要求远高于普通行业,需重点关注以下技术特性:
强审计能力:需完整记录每一次数据传输的 “源地址、目的地址、传输内容、时间、操作人员” 等信息,满足合规审计与溯源需求。
高可靠性:采用 “双机热备” 架构,确保网闸设备故障时不中断政务服务(如审批数据传输、信息发布)。
细粒度管控:支持 “字段级” 数据过滤(如仅允许传输企业名称,不允许传输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以及 “应用级” 访问控制(如仅允许政务服务网的申报接口与内网审批系统交互)。
国产化适配:需与政务行业常用的国产化服务器、操作系统(如麒麟、统信)、数据库(如达梦、人大金仓)兼容,符合 “自主可控” 的安全战略。
四、典型应用案例: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 支撑
以某省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平台为例,其网络架构中部署了多台网闸实现 “内外网协同”:
公众在外网政务服务网提交 “不动产登记” 申请,数据先经外网防火墙过滤,再进入网闸的 “外网接口模块”;
网闸剥离 TCP/IP 协议,扫描数据是否包含恶意代码,仅提取 “申请人姓名、不动产地址、申请类型” 等核心字段,转换为内部专用格式;
经单向光隔离通道摆渡至 “内网接口模块”,重建连接后传输至内网不动产登记系统;
内网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结果数据经网闸反向摆渡至外网,申请人可实时查询审核进度与结果。
整个过程中,内外网始终物理断开,但数据实现了 “安全、可控、可追溯” 的流通,既保障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涉密)的安全,又提升了公众办事效率。
江苏深网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跨域安全产品开发、销售,提供网络攻防技术服务的网络安全公司,并成立自主品牌“深铠威”。公司主营业务面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大背景,重点研发、销售跨域安全产品和网络安全工具软件。公司核心团队来自于军队科研院所和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依托核心团队多年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研究,目前已推出网闸、光闸、数据交换平台等跨域交换安全产品以及IPSec VPN和SSL VPN安全网关产品,并拥有了细分领域领先的网络攻防技术研发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能源、医疗、教育、交通、传媒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