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网

深网的企业新闻,资质,联系方式...您都可以在这找到

企业的信创改造,为何在2027年前成为“刚需”?

从政策层面来看,信创产业的推进步伐紧凑且坚定。2006 年,《核高基》科技专项启动,标志信创产业起步;2022 年,国家发布 “79 号文件”,要求到 2027 年央企、国企 100% 完成信创替代,这一文件的出台,更是将信创化发展推向关键时期;2023 年,国务院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央国企要全面落实信创替代。核心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国家战略与政策驱动,最直接的推动力

这是企业进行信创改造最首要、最直接的原因。国家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政策要求: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在特定时间节点前,在党政、金融、能源、交通、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行业完成国产化替代。2027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节点,许多单位和国企被要求在此时间点前实现一定比例的国产化替代。

“2+8+N”体系推进: 信创推广遵循“2+8+N”的节奏。

“2” 指党、政体系,是第一波试点和强制要求区,已基本完成。

“8” 指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疗、教育等8大关键行业,是当前信创改造的主战场,必须在2027年前取得决定性进展。

“N” 指的是汽车物流、烟草、家电、地产等,未来将逐步全面铺开。

采购门槛: 对于许多政府项目和央国企项目,使用信创产品(国产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已成为参与投标的准入门槛。不进行信创改造,企业将失去大量订单和市场机会。


对企业而言,尤其是国央企,2027 年底前完成信息化系统的信创改造是明确的任务。这不仅是响应国家战略,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数据安全方面,国产化技术栈能有效降低数据泄露和供应链攻击风险。成本上,减少对国外软硬件的采购和维护,能优化企业支出。并且,信创改造支持企业根据政策要求快速调整 IT 架构,提升灵活性和适配性。

2. 供应链安全与“卡脖子”风险,最根本的动因

地缘政治风险: 近年来,中美科技摩擦加剧,华为、中兴等企业被制裁的事件敲响了警钟。严重依赖国外IT底层架构(如Intel/AMD芯片、Windows/Linu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等)存在巨大的“断供”风险。

自主可控: 一旦发生极端情况,如果核心系统建立在国外技术之上,可能导致整个业务系统停摆,危及国家安全和经济运行。信创改造的核心目的就是建立自主可控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都能持续、安全、稳定地运行。

3. 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内在迫切需求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核心资产。

规避“后门”风险: 使用国外闭源软件和硬件,存在无法审计的“后门”隐患,可能导致敏感数据(如国家机密、公民个人信息、企业核心数据)被窃取或监控。

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使用自主可控的信创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合规审计,实现对数据生命周期的全链条安全管理。

4. 商业机遇与市场重塑,企业发展的新蓝海

信创改造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万亿级市场: 信创产业涉及CPU、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信息安全等全产业链,将催生一个万亿级别的庞大市场。提前布局信创生态的企业,将占据先发优势。

构建新生态: 传统的Wintel(Windows + Intel)体系或IOE(IBM、Oracle、EMC)体系被打破,给中国本土IT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厂商可以借此机会打造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生态链,实现产业升级。

降本增效的长期可能: 虽然初期改造成本较高,但长期来看,摆脱了对国外厂商的依赖,可以避免高昂的授权费和维护费,实现成本的自主可控。


企业在进行信创改造时,可参考以下步骤:先制定详细的信创替代计划,梳理评估现有信息化硬件设备;接着调研市场,选择性能可靠、符合行业需求与信息安全要求的信创产品;然后在部分系统中先行试点,验证产品的兼容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试点结果,逐步扩大信创设备使用范围,完成全面部署和替换,过程中可能需对系统升级改造;同时,加强网络安全产品的部署,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还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使用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改造后,建立持续监督机制,定期评估运行效果和服务质量。

江苏深网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跨域安全产品开发、销售,提供网络攻防技术服务的网络安全公司,并成立自主品牌“深铠威”。公司主营业务面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大背景,重点研发、销售跨域安全产品和网络安全工具软件。公司核心团队来自于军队科研院所和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依托核心团队多年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研究,目前已推出网闸光闸数据交换平台等跨域交换安全产品以及IPSec VPNSSL VPN安全网关产品,并拥有了细分领域领先的网络攻防技术研发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能源、医疗、教育、交通、传媒行业

参考自厦门源讯、大信创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内容仅供学习参考用途。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tcCxxhxmHYwwkbWkNZ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