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的企业新闻,资质,联系方式...您都可以在这找到
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携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一年时间过去,20城在政策研究、标准制定、项目建设、产业搭建等方面都做出了哪些探索,各个试点城市的建设情况有哪些变化,项目建设进展推进如何?
北京市 自2020年9月北京市决定以经开区为核心建设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截止2024年年底,示范区3.0阶段建设初步完成,覆盖范围达到600平方公路,包括了经开区通州和顺义。 目前,示范区正在开展4.0阶段建设规划:一是加速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应用。拟打造覆盖北京十二区、超20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北京环”;二是因地制宜推动八大场景规模化部署。围绕微循环接驳网络、无人安防、智能环卫等多种场景,结合区域资源特色创新打造应用场景,在短途接驳、公园巡游等方面探索更多创新应用;三是持续创新自动驾驶“北京模式”;四是引领地方乃至全国相关标准发展。 在政策方面,2025年4月1日起,《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明确,北京支持开展包括个人乘用车出行,除校车业务以外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汽车租赁等客运服务在内的多场景的自动驾驶汽车创新应用活动,验证新技术、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改善驾驶和乘车体验,提升出行便利和行车安全水平。 近期项目建设方面,受政策调整影响,作为全国全国首个车路云4.0建设项目——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去年5月发布招标公告后延期至今年上半年,其前期勘察项目终于在今年5月完成顺利招标,项目共分4包,每包3个区。 上海市 作为首批入选五部委“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的上海,正加快推进智能交通新基建布局。 今年1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发布《关于上海市加快无线电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3月,上海市“车路云一体化”时空数据管理试点保障技术性支撑和高精度地图技术审查项目,项目内容完成“车路云一体化”时空数据管理试点保障事前、事中、事后的技术性支撑工作,形成相关技术文件一套,以及高精度地图技术性审查工作。上海市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中标,中标金额996500元。 5月,上海联通在嘉定、杨浦等多个区域率先建成国内最大的5G-A“双20”车联网示范区,成功突破全时全域单向端到端时延20ms、单用户上行速率20Mbps两大技术指标。 6月,上海对2025年度车路云一体化运维服务进行招标,依托嘉定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建设基础,项目以287个智慧化路口和城市级数字孪生云控平台为重点,打造完善的路侧基础设施运维及平台运营体系,面向企业优化 V2X测试与数据上车应用服务,赋能车路云一体化产业生态持续发展。上海车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2050万元。 重庆市 今年7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就《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制定《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构建全域覆盖、技术多元、标准统一、服务可靠的路侧基础设施体系。建成分层解耦、跨域共用、充分共享的云控基础平台。打造涵盖协同预警、协同辅助驾驶、协同自动驾驶功能的智慧公交、干线物流、自动泊车等应用场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积极筹措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建设资金。到2027年,累计建成感知路口600个,覆盖城区道路与高速公路里程2500公里,通过OTA升级实现具备协同预警功能的各类型在用车辆超过20000辆。 鄂尔多斯市 截至2024年,鄂尔多斯已获评全国“智能交通先导应用”和“车路云一体化”双试点,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围城市。 以此为契机,鄂尔多斯市已部署300辆自动驾驶重卡,8条中短途货运线路进行示范应用,28处露天煤矿投放182台自动驾驶矿用车,70辆自动驾驶乘用车投入城市综合场景服务,智能化路侧设施改造近2000套,“车路云一体化”算力中心实现本地化部署…… 今年2月,鄂尔多斯市工信局组织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能源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等5部门召开全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方案研讨会,一是研究了全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方案过程版的各项内容。二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立法工作相关要求,市工信局牵头起草了《鄂尔多斯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初稿,并为参会各部门介绍了《条例》的编制背景、具体内容以及编制时间表。 同时,鄂尔多斯市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政策体系,从顶层设计、立法保障、规范管理、基础支撑4个维度构建了“2+1+1+N”的体系框架。该体系涵盖2项顶层设计、1项立法保障、1项管理规范、多项实施细则的智能网联汽车政策体系。 沈阳市 沈阳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近年来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以政策引导、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格局。 2025年2月,《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5—2035年)》发布,明确提出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完成城市关键道路的智慧化改造升级,实现汽车产业、信息通信技术、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 今年7月,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制定《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5—2035年)》,明确促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部署城市智能感知终端,加快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东北数字第一城、全国数字名城。 长春市 去年7月,长春市入围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随后长春市正式启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长春市与中国一汽、中国移动、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车路云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共同推动长春市“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应用。 在试点期内,长春市宣布三年投入127亿元,全面打造交通枢纽、城市道路、快速路、高速公路等典型示范应用场景。将新建5G基站1400座,建成区RSU(路侧单元)覆盖率达到96%,信号机联网率达到99%;新生产L2级以上车辆前装搭载量力争突破150万辆,红旗品牌L2级“车路云”自动驾驶车达到70%;公共领域前端搭载率达到70%,后装改造达到1.45万辆;私人领域乘用车后装改造力争达到2万辆。 今年7月,长春汽车检测中心发布行业首个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平台测试系统。 7月,2025年长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咨询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显示招标项目为长春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咨询服务项目,招标人为长春市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据悉,该建设项目投资估算金额为171000万元,是以“双核(汽开区、净月区)、五轴、多区”为布局建设约400个智能化路口、5877个纯视觉感知点,接入1300个路口信号灯数据,对12500+辆网联车辆(含公交、出租、物流等)进行信息化改造;构建“边缘区域-中心”三级云控平台及8大应用系统;采集360公里高精度地图,建设1900公里传输网。 南京市 近年来,南京市陆续获批“双智”试点城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互联网示范城市等一批与智能网联汽车密切相关的国家级试点,集聚了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优质企业,持续部署智能化基础设施,规模化示范成效显著。 今年1月,南京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三年规划》,南京成为20个试点城市中首个印发“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三年规划的城市。 规划中,南京市将依据“车路云一体化”推荐标准,面向规模化与商业化应用,整合“车-路-云-网-图”,重点建设“分层解耦、跨域共用、分级共享”的云控基础平台。初步计划在3年内对约3777个路口进行联网改造,实现全域覆盖,并对500个路口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感知覆盖。明确全市应用场景建设计划,1.0阶段(2025年9月前)计划建成46个示范场景,后期配合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大至试点区域。对溧水经开区等部分路段进行封闭及改造,形成具备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检测的测试场地,并提供场地测试服务。 7月,南京印发《南京市2025年产业攻坚任务清单》,其中,全面开放应用场景: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新一代信息通信、低空经济、车路云一体化等领域,打造10个高能级特色场景IP。全年打造重点应用场景不少于100个;强化改革创新赋能:持续推进国家车路云一体化、北斗规模应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等试点示范,积极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苏州市 5月,《苏州市推动智能车联网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内容主要有4个部分20条内容。 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主要包括推动试点示范区建设,加强企业梯次培育,鼓励企业扩大有效投入,推动汽车电子高质量发展。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方面,主要包括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大模型创新应用。在强化产业要素保障方面,主要包括推动智算平台和数据资源库建设,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强化金融资本支撑,打造高端交流平台。在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方面,主要包括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拓展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探索放宽新能源汽车路权,支持跨域道路测试互认互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商业模式创新。 长春市 今年1月,无锡市市长赵建军主持召开无锡市“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总结去年以来工作成效,部署今年和当前重点任务。赵建军指出,无锡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会议印发了《无锡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准入与上路通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无锡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根据实施方案,无锡市将于今年5月底前建设完成具有稳定运营能力的市级“车路云一体化”基础平台,完成城区主要道路信号设施网联升级改造,实现全域信号设施联网率提升至100%,20%的公交车、60%的出租车完成基础和增强型网联化升级。 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展”,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区域化应用。 2月,余杭全面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建设,余杭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将重点建设智慧路口和直连路口,部署车载终端,开发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系统,拓展智慧公交、自动泊车(AVP)停车场等规模化示范应用场景。 6月,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创新应用管理实施办法》,于7月7日起施行,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和产业化,全力打造“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标杆城市。鼓励支持创新,允许搭载L4级以上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道路测试和创新应用,要求取得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无驾驶人能力评估报告,明确创新应用阶段可以向不特定对象收取费用。 桐乡方面: 1. 云控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在已搭建技术底座基础上, 建设内容包括统一接入、AI 引擎及算网调度套件,搭建业务中心,支持自动驾驶、数字孪生、协同服务等功能,推动云端与车路深度融合; 2. 路侧设备智能化改造:覆盖重点交通复杂路口,部署智能交通设备,主要包括车联网算网一体化调度平台、边缘智算资源管理底座等相关模块。 3. 智能网联驾驶系统:配备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公交。道桥智慧管理:完成道路智慧巡查系统的升级,优化路面养护科学决策服务,构建1套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对桥梁结构状态的实时监控与科学养护。 智能交通监控与诱导系统建设:部署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区域实时监控;安装信号机,优化交通流量调控;设置诱导屏,提升出行信息发布能力,全面推动市政交通管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德清方面,已建成涵盖“研发测试—场景应用—标准验证”的全链条创新载体。目前,已集聚斯年智驾、擎动智行等50余家车联网企业,形成“南研发、北智造”的产业格局。 合肥市 6月,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和综合赋能平台项目咨询设计招标,项目包含智能化基础设施(如路侧感知设备、路侧基础设施、边缘计算设备、通信网络、数据中心机房等)、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高精度地图应用、跨域身份互认体系等建设和配套服务,赋能城市交通治理、支持“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应用。本次招标共分为一个标段,拟确定一家(或联合体)服务单位负责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及综合赋能平台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相关工作。投资金额800万元。 7月,由市工信局牵头、合肥市智慧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配合开展的《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完成编制,并报工信部备案。工作方案系统谋划了合肥市“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城市级应用部署、规模化示范应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高精度地图安全应用、跨域身份互认系统等建设思路和内容。 福州市 在“数字中国”“数字福建”战略指引下,福州以打造“创新中心+应用场景+产业生态”三位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模式为重要目标,在福州新区建成全省首个规模化智能网联道路建成区和自动驾驶场景落地示范区。 如今,在车辆方面,福州已经引进9家自动驾驶测试主体,发放22张测试牌照,覆盖8种应用场景;在云图方面,已搭建云控基础平台和安全监管平台,其中,在福州新区(长乐区),已实现云控平台与城市智脑的视频、事件、CIM等数据互联互通。在福州新区开展的智能网联项目(一期)已完成120平方千米区域内150个智能化路口改造,实现车路协同测试及示范应用。 济南市 去年8月,济南起步区在全省率先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加大5G感知覆盖区域,搭建“空天地云”全域三维空间网络数据系统,谋划打造无人清扫、无人物流、智慧停车等场景,逐步实现智慧驾驶、未来社区、医疗康养等互联互通;推进无人机在城市管理、物流配送、智慧交通、植保作业等场景先试先行,探索“无人机低空经济”新模式;依托国家电投集团,加强氢能重卡、环卫、客车等场景应用,打造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区,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 今年4月,山东省发改委印发《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方案》,聚焦交通管理、运输服务两大领域,推动快递无人配送在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试点应用。 在济南市的建设推进计划中,未来将重点布局智慧片区、车路云空一体化示范、智慧停车、智慧物流、智慧环卫、智慧交管等典型应用,并投入环卫、清扫、物流等各类车辆共计1000台。 武汉市 作为全国“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市逐渐开放了3487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覆盖全市13个区超3000平方公里区域,落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示范应用。 湖北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主战场,武汉经开区目前已集聚东风悦享、百度、小米、亿咖通、华砺智行、芯擎科技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500多家。目前,武汉经开区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669.6公里,是中部首个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全域开放的区域,同时,区域内582个信号灯路口引入“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帮助实现车速诱导、闯红灯预警等功能。 今年1月,武汉“车路云一体化”可信数据验证活动初审落下帷幕,10 个场景的 48 个方案将根据各自布设和调试时间的先后顺序陆续开展路侧测试验证,这也是国内乃至全球首次在真实路侧环境下开展主流车企深度参与的‘车路云一体化’场景和数据验证活动。 7月,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公布2025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东风汽车牵头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入选,成为此次揭榜挂帅类项目中唯一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项目。 十堰市 去年12月,十堰市政府发布《十堰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到2026年,完成‘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任务,形成适合中等城市规模的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建成全国商用场景全域试点应用的标杆城市”。 今年1月,十堰市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包含“车”、“路”、“云”三部分内容。其中“车”即装配C-V2X车载终端和车辆数字身份证书载体。“路”主要包括两部分建设内容:一是多功能杆、通信管道等路侧数字基础设施;二是车路云一体化感知设备、边缘计算单元等路侧智能感知设备。“云”即云控平台,包括云控基础平台和云控应用平台。2月,因本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方式发生变化,现终止本项目的招标活动。 长沙市 近年来,长沙已摘得智能网联汽车五块“国家级牌照”,产业发展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已构建起“测试—基建—场景”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并已部署了486套路侧单元(RSU)、1900余个感知设备,覆盖200平方公里开放道路和100公里智慧高速。长沙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107.1公里,覆盖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两站一场”等区域。 今年2月,长沙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107.1公里(单向),覆盖城市主干道、园区道路等全场景;3月,“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区的启动,为4家生态企业颁发功能型无人车上路行驶编码,将通过在先行区实行全域开放测试、基建升级、场景创新等举措,推动车、路、云深度融合。 今年3月,长沙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区正式启动。本次先行区的启动,长沙新的目标:计划三年内分阶段完成岳麓高新区全域路口智能网联化改造,将岳麓高新区打造成全国首个全域“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示范标杆,并计划在2025年打造智能电轨场景、智能驾驶微循环场景,在2026年打造功能型无人车场景、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场景,逐步拓展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智慧场景服务边界。 今年5月,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实施细则(试行)》出台,首次明确取得编码的无人车可开展商业化试点。 长沙的目标更为宏大:未来三年,将以市内五区1200平方公里作为试点区域,实施“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其中,岳麓高新区将在2027年实现全域路口智能网联化改造。 广州市 今年2月,广东印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扩量提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水平,完善充换电、车网协同等基础设施,推进广州、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项目规模及内容:推进海珠区基于智慧化升级的交通设施综合赋能管理与车路协同融合应用建设,覆盖约200个路口、500km道路。建设智能交通综合服务管理服务平台与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推动2000辆车搭载V2X终端,建立标准体系,提供安全保障与身份认证。本项目建筑面积为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450平方米(主要是300个路侧杆件占地面积)。 深圳市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深圳在车路云场景应用方面近期取得诸多新进展。 今年6月,第三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论坛上,深圳市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成果发布,建成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1.0,首创全链条全周期监管体系,大幅压缩业务周期,并实现全市道路风险动态评估;落地自主泊车2.0,打造“车场云”闭环场景,实现高精度车位引导、全流程监控和无感泊车等。这些成果将依托深圳市车路云“4+3”平台体系,加速智慧交通全场景应用与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同时,深圳自动配送2.0跃迁首阶段成果并举行多项签约:深圳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示范暨出租车数字化转型升级战略合作协议签署;龙岗区运营试点成果发布;无人车技能培训校企协议签署;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联合美团等七家无人车企业共同签署《深圳市功能型无人车安全运营自律公约》,旨在通过行业自律提升运营安全;坪山区政府为美团颁发自动驾驶微型货车无人化测试号牌。 海口—三亚—琼海联合体 与其他试点相比,海南凭借“海口—三亚—琼海”与“环岛旅游公路、环岛高速”的全域布局,在里程覆盖和场景丰富度上实现更高投产比。 海南精心布局“一核心、三主线、多集群”产业战略布局和“三市两线”试点建设。顶层设计方面,海南以“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化应用为核心,围绕构建研发制造体系、打造测试验证与示范应用基地、拓展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三条主线培育多个特色产业集群;示范引领方面,海南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三市两线”(海口、三亚、琼海、环岛旅游公路和高速公路东线)联合开展应用试点的省份,“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投建运具有省市联动、跨城域协同等特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海南“三市两线”有“全域覆盖、海岛特色、旅游集聚”三大优势。一是广覆盖,纳入城市中心区、环岛高速及旅游公路;二是场景丰富,含自动驾驶出租、景区接驳、物流、环卫等应用;三是自贸港制度为测试、数据、安全、运营环节提供发展空间。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2025年一季度,海南省推广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了11.1%,截至3月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43.6万辆,占全省汽车保有量比例达20.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首次超过20%。海南继上海后成为第2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20%的省级地区。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提出以试点为抓手统筹谋划应用与产业发展,明确了打造“1+2+4+8”的战略体系,并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出台了《海南省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方案》,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和市县政府取得了多项成效。 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推动出台了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方案、基础设施建设指南及管理平台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文件,从任务分工、方案设计到统一操作标准,厘清了“三市两线”试点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创新管理和协作机制。建立省市高效协同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模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探索商业可持续模式。 开放规模化应用场景。全省已开放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等城区约1950平方公里,以及环岛旅游公路、高速公路等跨城区道路约1230公里,开放测试示范区域位居全国前列,可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验证和商业化应用提供丰富场景,有效激发企业落地活力。 打造小切口示范项目。第五届消博会期间打造小切口的“小场景+全功能”微缩版车路云示范项目,部署了多元化自动驾驶汽车服务、筹划了“车路云一体化”应用专题展区、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并以“车路云一体化”赋能2025年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多维度、多场景打通智慧的路、聪明的车、实时的云,实现“车端-路侧-云端”实时联动,赋能智慧交通和智慧文旅。 成都市 今年5月,成都市宣布首批L4级6米自动驾驶公交车,该车型将率先在成都未来科技城上线,开辟成都市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 6月,成都公交发布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导则》白皮书,旨在聚焦自动驾驶公交系统在城市落地运营前的关键一环——系统联调。白皮书系统提出了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多系统联调的总体要求、实施组织、科目设置等内容,以不久前亮相的成都公交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为实践案例,全面梳理单系统调试、场景联调、全栈总联调、运营演练四大阶段流程,填补国内在此领域的标准化指导空白,为各城市开展试点与落地应用提供系统参考。
深铠威工业网闸(工业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是专用于工业控制网络中不同安全级别网络之间数据安全交换的物理隔离产品。深铠威工业网闸由工业内、外网处理单元和安全数据交换单元组成,通过协议剥离、重组,以信息“摆渡”方式,在保证内外网隔离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安全的跨网数据交换,保护工业用户的网络边界安全和稳定,减少遭受勒索攻击的风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OS8qgX5GBLJHPUS8Ufg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