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网的企业新闻,资质,联系方式...您都可以在这找到
历经十年,安全牛《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迎来第十二次迭代发布。本次全景图研究工作于2025年1月正式启动,历时4个月,共收到350多家国内安全厂商近3000项申报,实际收录311家厂商、2223项二级细分领域(包含部分往年已收录项目)。
江苏深网科技多项产品成功评选入全景图,深网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跨域安全产品开发、销售,提供网络攻防技术服务的网络安全公司,并成立自主品牌“深铠威”。公司核心团队来自于军队科研院所和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依托核心团队多年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研究,目前已推出网闸、光闸等跨域交换安全产品以及IPSec VPN和SSL VPN安全网关产品,并拥有了细分领域领先的网络攻防技术研发能力。
第十二版全景图研究说明
01
全景图申报与发布变化
1.率先启用自助填报、便捷直观、高效交互的“在线申报和发布”方式(安全牛官网www.aqniu.net)
链接直达《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第十二版):
https://www.aqniu.net/panorama-home
(建议使用浏览器阅览)
2. 不提倡“以收录数量论英雄”,倡导新质宣传角度
同时,安全牛诚挚呼吁安全企业在市场宣传中,不必“以一次收录数量多少论英雄”,而将宣传点侧重在产品线/能力域与企业定位的匹配上,以及适时动态推出满足客户需求,并收获落地案例的“新质”产品/能力的自我进阶的角度,一起携手“重构新质价值”。
02
全景图分类变化说明
考虑到当前网络安全产品须同时支持信创与X86两类技术路线,取消一级分类“信创安全”;
新增一级分类“AI安全”,下含“生成式AI模型安全、MLOps安全与模型供应链防护、网络安全大模型、AI深度伪造及合成媒体安全、Agentic AI安全、AI治理与合规服务”;
一级分类“物理环境安全”下新增“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安全”;
一级分类“网络与通信安全”下“防毒墙”修订为“反恶意软件网关”,原“5G安全”移至一级分类“移动安全”下;
一级分类“身份与访问安全”下取消“SSO、权限管理”;
一级分类“数据安全”下新增“数字版权保护”,原“安全工作空间”移至一级分类“计算环境安全”下;
一级分类“应用与业务安全”下“AI应用安全”移至新增的一级分类“AI安全”下,合并调改;
一级分类“软件供应链安全”下新增“软件供应链管控平台”;
一级分类“云安全”下取消“微隔离”,新增“无服务器安全”;
一级分类“物联网安全”下,新增“物联网设备认证和管理”;
一级分类“移动安全”下,将“移动业务安全”改为“移动威胁防御”;
一级分类“工业互联网安全”下新增“工业安全运营中心”;
一级分类“安全支撑技术与体系”下去掉“安全大模型、欺骗式防御”,将原“勒索软件防护”移至一级分类“应用与业务安全”下,将原“安全靶场”移至一级分类“网络安全服务”下,新增“威胁狩猎”;
一级分类“安全管理与运营”下将原“安全监管态势感知、安全运营态势感知”合并改为“安全运营管理中心”。
03
全景图申报和收录说明
安全牛作为安全行业专业咨询和研究机构,在深入理解GB/T 25066-2020《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产品类别与代码》的基础上,以用户调研洞察和产业创新发展为依据,经过10年共12版《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的实践积累,审慎对待厂商申报信息,接受一个产品对应多个分类(主要指跨技术、跨应用场景的情况)。对于成熟、标准的产品考量其市场应用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新技术产品考量其技术先进性和创新能力。本次全景图对安全厂商的整体收录比为87%、对安全产品的整体收录比为79%。
第十二版全景图关键发现
01
各主要一级分类厂商收录和产品态势
分类定位及各主要一级分类的重要发现与分析 | |
计算环境安全 | |
身份与访问安全 | |
应用与业务安全 | |
密码技术及应用 | 收录厂商数量可观,除量子密码因技术新兴,收录较少。 |
新型安全需求 | |
主要参与者以头部互联网厂商和电信运营商居多。 | |
软件供应链安全 | 几项进阶型技术如动态/模糊安全测试、交互式安全测试因技术难度大,收录量还不多。 |
收录厂商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安全服务),相比往年收录量激增。 其中细分领域数据防泄漏收录厂商数量最多,其次是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数据分类分级;大数据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要素流转安全、数据备份与恢复收录厂商较少,还有发展空间。 | |
安全管理与服务 | |
安全管理运营 | 收录厂商总量排名第四,总体分布也比较均衡,收录量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其中SOC和SIEM收录量最多。 |
安全服务 | 收录厂商总量排名第一,总体分布也比较均衡,收录量呈现逐年增多趋势。 |
场景安全 | |
移动安全 | 主要参与者以跨界通信类、运营服务商居多。 |
工业互联网安全 | 收录厂商数量可观,细分领域不多,但是参与者呈现激增态势。 |
物联网安全 | 细分领域不多,但是参与者众多,其中视频监控安全收录量最多,其次是其他多类型物联网安全,同时物联网设备认证和管理因技术难度大,收录量还不多。 |
新兴安全技术 | |
安全支撑技术与体系 | 因AI发展迅猛,将AI安全独立出去,其中零信任、APT收录量相比往年明显增多。 |
AI安全 | 整体技术还比较新兴,同时技术难度大,收录量还不多。其中安全大模型收录数量最多。 |
02
各分类收录的汇总分析
全景图的研究定位是对产业整体发展态势的展现,不涉及对具体厂商的能力比较和评价。
1、全景图中通用安全厂商收录量表现平稳,安全服务、数据安全、安全管理与运营厂商收录量正在迎头赶超,大幅拉动产业市场规模。
第十二版《网络安全企业100强》研究报告提到,2023年营收较高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安全服务与运营(137.6亿元、营收占比为23%),基础安全防护(131.1亿元、营收占比为22%),数据安全(71.7亿元、营收占比为12%)。相比往年,安全服务与运营领域的营收规模首次超过基础安全防护领域,晋升为营收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此种变化反映出网络安全产业正在从传统的以硬件和基础设施为主导,向以服务化、运营化和数据驱动为特征的新兴市场转型。
2、全景图中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场景安全收录的产品数量呈现激增态势。
第十二版《网络安全企业100强》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工业领域的OT网络、智能网联车领域的车联网,以及智能设备领域的视频网络等专业网络的快速发展,其安全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为非传统IT网络安全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项目机会和市场空间。相应地,服务于工业互联网(OT网)、智能网联车(车联网)、智能家居设备(视频网)等专业网络领域的网络安全企业也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3、全景图中各分类覆盖行业印证合规驱动的市场现状。
第十二版全景图中细分领域所覆盖行业数量最多的Top5行业,依次为政府/公共事业单位、金融行业、能源行业、电信运营商、制造行业,这些行业对应100个以上的细分领域。
安全牛分析认为,政府/公共事业单位和金融行业是网络安全重点监管领域,合规要求严格;能源行业和电信运营商是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需求刚性;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安全需求增长迅猛。尤其是,政府/公共事业单位和金融行业的普及度显著高于其他行业,这反映了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受政策法规驱动的现实特点,同时反向说明行业安全投入还需要加大和提升市场化程度。
4、全景图厂商供给情况清晰呈现出中国网络安全厂商的三层金字塔结构。
基于对全景图各安全厂商申报的产品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安全牛发现,中国网络安全厂商呈现出清晰的三层金字塔结构,与第十二版《网络安全企业100强》研究报告中依据各安全厂商申报的经营数据量化分析结果(大幅向头部聚集,两极分化现象在加速)达成一致。相比历史数据,除密码安全领域市场仍由专业技术层主导外,其他领域塔尖和塔中在明显的分层固化基础上,表现出塔中向塔尖接近的趋势,即在专业技术层中存在为数不少的“潜在跃迁者”。
在当前相对稳定的金字塔结构现状下,安全牛认为,较好的技术传导路径是:塔基的创新技术层在新技术稳定2-3年后被塔中的专业技术 层整合,5年后由塔尖大厂层纳入其解决方案。
(来源:安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