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网

深网的企业新闻,资质,联系方式...您都可以在这找到

亚冬会遭网络攻击,Windows后门再引安全担忧!国产操作系统能否破局?

2025年4月,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但一场针对赛事系统的网络攻击事件,却暴露了我国关键领域对海外技术的深度依赖与潜在风险。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特工通过激活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隐蔽后门,对亚冬会注册系统、竞赛报名系统及黑龙江省内能源、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发起大规模攻击,攻击次数累计高达27万次,其中17万次被溯源至美方。这一事件不仅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更凸显了操作系统与核心软硬件国产化的紧迫性。

一、后门攻击:Windows系统成“数字特洛伊木马”

技术团队调查发现,美国特工通过向黑龙江省内多台Windows设备发送加密字节,激活了系统中预设的“特定后门”,从而远程窃取数据并试图扰乱赛事运行。此类后门具有“普遍性+针对性”双重特征:既可能嵌入所有Windows设备形成“战略级监控网络”,也可针对特定目标精准激活。微软虽长期否认预留后门,但早在1999年,加拿大研究员便在Windows的CryptoAPI中发现名为“_NSAKey”的密钥,此次事件进一步验证了此类漏洞的潜在威胁

亚冬会期间,攻击者主要瞄准保存参赛人员隐私数据的注册系统及赛事信息发布系统,意图窃取敏感信息并破坏赛事秩序。更严峻的是,黑龙江省80%以上的企业办公系统、60%的政府机构仍依赖Windows生态,金融、国防科研等领域的核心设备亦高度绑定微软技术,一旦后门被激活,可能引发系统性安全灾难

二、技术反制与法律亮剑: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追责

面对攻击,中国首次将境外网络攻击明确界定为刑事犯罪,哈尔滨市公安局对3名美国特工(凯瑟琳·威尔逊、罗伯特·思内尔、斯蒂芬·约翰逊)发布全球通缉令,并揭露其所属的NSA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通过匿名租用多国IP和服务器掩盖攻击源头。此举突破了“网络攻击无主犯”的潜规则,为全球网络犯罪治理提供了“中国范式”

技术层面,中国安全团队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成功溯源攻击路径并识别攻击代码中的AI生成痕迹,展现了反制能力的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新版《反间谍法》为追责境外网络攻击提供了法律支撑,标志着我国从“隐忍防守”向“公开亮剑”的战略转变

三、广电行业国产化:从“替代”到“真替真用”的实践

网络安全危机倒逼国产化加速。以广电行业为例,政策推动下,国产软硬件正从“能用”向“好用”跨越。艾迪普等企业推出全栈信创解决方案,其数字内容生产工具集和iStudio实时三维系统已完成与银河麒麟、统信操作系统及海光CPU的适配,代码自主率高达96.81%,显著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广电总局《关于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明确支持国产化替代向4K/8K超高清、虚拟现实等高端应用延伸,构建开放生态。艾迪普的实践表明,国产化不仅需技术突破,更需产业链协同,例如其iStudio系统支持播控与渲染分离,灵活适配不同场景需求,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安全底座

四、挑战与对策:国产化如何突破“生态困局”

尽管进展显著,国产化仍面临多重挑战

  1. 生态碎片化:国产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兼容性不足,用户迁移成本高;

  2. 技术差距:高端芯片、图形引擎等核心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代差;

  3. 安全意识滞后:部分单位对“技术霸权陷阱”缺乏警惕,过度依赖海外产品

专家建议,需构建“人防+技防”的立体防线:

  • 短期:推广“零信任”安全架构,加密敏感数据并隔离内外网;

  • 长期: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开源协作攻克共性技术,培育自主生态


展望:亚冬会事件既是危机,亦是契机。随着AI、物联网的普及,国产化不仅是安全需求,更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若将此次事件视为“数字主权觉醒”的催化剂,中国或能在操作系统、芯片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为全球网络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正如网络安全专家所言:“当每个用户成为‘免疫细胞’,技术霸权的后门将无处寄生。”


江苏深网科技作为一家专门从事跨域安全产品开发、销售,提供网络攻防技术服务的网络安全公司,顺应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发展大势,产品研发聚焦于申威、飞腾、海光、麒麟等国产CPU平台,目前推出国产网闸国产光闸国产网络密码机等安全产品,技术覆盖跨域安全交换、安全防护、网络加密等领域,实现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e193b0b072628147daadbdfae547fc87.jpg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bBsXivtYHVK5QuqUhNq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