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网

深网的企业新闻,资质,联系方式...您都可以在这找到

信创之路:从跟跑到领跑

一、信创的定义与内涵

1、信创的定义

信创全称为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也被称为 “安可(安全可控)”“国产化”,其核心是聚焦 IT 产业链的关键技术产品,覆盖硬件、云等基础设施,以及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


信创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自主研发,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助力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转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它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创新,还包含应用推广与生态体系构建。


在政策引导、市场培育和技术研发的共同作用下,信创推动了国产软硬件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从芯片到整机、从基础软件到应用软件的完整产业链
图片


2、信创的内涵

(1)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信创的核心在于强化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确保关键技术和产品摆脱外部制约。其中,CPU、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是关键一环,这能有效避免因技术依赖而引发的安全风险。  通过聚焦这些核心领域的自主突破,信创旨在构建不被外部左右的技术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信息技术领域的安全自主性,为经济社会运转中的技术支撑筑牢防线,杜绝因外部技术限制而导致的各类风险隐患

(2)安全可靠

信创产品的核心要求是“安全可靠”,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需具备高安全性,能有效抵御外部攻击和漏洞风险。这一要求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也是政策推动的重要方向。  在技术实现上,需通过自主研发筑牢安全防线,从底层设计到应用环节全方位防范风险;在政策引导下,安全可靠成为信创产品推广应用的基本准则,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更安全、更可控的方向发展,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在复杂环境中不因安全问题影响正常功能发挥
图片

(3)产业链生态建设

信创并非局限于单一产品的研发,更强调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与生态系统。以国产操作系统推广为例,其需要兼容性适配、应用软件开发、硬件设备支持等多方面协同配合,任何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影响整体效能。  这种生态化构建要求产业链各环节紧密联动,从底层技术到终端应用形成有机整体。唯有通过跨领域协作,才能打破技术孤岛,实现各环节的无缝衔接,让信创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作用,进而推动整个信息技术体系的安全可控与自主发展。

(4)国产化替代

信创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和技术,重点覆盖政府、金融、能源、电力等关键领域。这些领域关乎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其信息技术体系的自主可控尤为重要。  为推动替代进程,信创通过政府采购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借助市场推广扩大国产软硬件的应用范围。通过在关键领域优先采用国产技术和产品,既能降低对进口技术的依赖,又能为国产软硬件提供实践场景,促进其迭代升级,从而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筑牢信息技术安全防线。

(5)政策驱动与市场结合

信创的发展依赖政策引导支持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政策在信创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推动作用,通过制定规划、提供资源等方式,引导信创产品的研发方向,促进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落地,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而市场需求是信创技术商业化的核心动力,它能促使企业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优化产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实用价值,形成“研发-应用-迭代”的良性循环。只有让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相互配合,才能推动信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从技术突破到产业成熟的跨越。

二、信创产业的政策背景与发展驱动

1、国家战略支持

近年来,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尤其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领域表现突出。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提出“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战略。  该战略旨在通过政策支持与市场引导双轮驱动,推动信息技术领域的国产化发展,最终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这一举措既是对当前技术困境的主动回应,也是保障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筑牢产业发展根基的关键布局,为突破外部技术制约、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相关政策文件: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并将信创产业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


图片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座谈会在京召开)


《网络安全法》:强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推动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国产化替代。

《数据安全法》:进一步强化数据安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合规性要求,为信创产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2、地方政策推动


信创地方政策推动的核心,在于从资金、人才、产业链、政府采购和金融等多个维度提供支持,以此加速本地信创产业的发展。  各地政府会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差异化的政策。例如,产业基础较强的地区可能更侧重产业链协同升级,而人才紧缺的地区或许会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这些差异化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信创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并促进其在当地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夯实本地信创产业根基,助力形成区域特色的信创发展格局,为国家信创战略的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政策文件:


《北京市关于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突破,深化行业应用,加快优质企业培育集聚,优化完善产业生态。


图片

《天津市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率先提出提升信创产业知识产权质量,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

《武汉市加快推进武汉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建设武汉云信创资源池,使用国产芯片、服务器和密码保护系统等构建软硬件信创体系,提供基于信创环境的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实现全程自主创新。

《广州市黄浦区、广州开发区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全国首个区县级信创专项扶持项目,提出10条信创相关的奖励与补贴政策,鼓励信创相关企业发展。


3、发展驱动

(1)保障国家安全

信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降低因外部技术垄断或断供带来的风险。


相关资讯:


2008年10月,微软中国采取反盗版措施,对盗版XP专业版实施每60分钟黑屏一次的操作,对盗版Office则以对话框进行提醒。这一“黑屏事件”引发国内对“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的广泛思考,让人们开始关注外来技术产品可能带来的风险。  
图片
2013年6月,“棱镜计划”被披露,美国国安局通过该计划对电话、即时消息等信息进行秘密监控,涉及谷歌、雅虎、微软、苹果、YouTube、Facebook、Skype等多家跨国互联网公司(据央视网2013年6月23日报道)。这一事件暴露了国际信息监控的严重问题,凸显了信息技术领域安全可控的重要性。  
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网2013年06月23日报道新闻


2018年,英特尔芯片被曝出存在技术缺陷,该缺陷导致重大安全漏洞,黑客可利用此漏洞读取设备内存,获取密码、密钥等敏感信息(参考财经网、新华网报道),再次引发对核心硬件安全的担忧。 
图片

参考新闻:财经网、新华网


 2019年7月初,苹果Siri被曝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监听并获取姓名、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且将录音内容交由承包商分析。  这些事件接连发生,从软件到硬件、从个人隐私到信息安全,不断敲响警钟,也从侧面凸显了我国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提高国际竞争力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增强技术话语权,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增强经济实力。促进国际技术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增强国家安全,提升国际信任度。


相关案例:

阿里云与华为鲲鹏处理器、麒麟操作系统等信创产品深度合作,推出了兼容国产软硬件的云平台。这一平台不仅服务于国内企业,还成功拓展到国际市场,为全球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图片

2023年8月16日中国联通公布了2023-2025年国际服务器标包2(国产芯片通用服务器)集采结果,信创整机产品将向中国联通的香港及其他海外项目所在地进行交付和使用,从而走出国门。


金山办公WPS是信创软件出海的标兵,截止2022年末已经积累起上亿的海外月活用户,在泰国、印度以及欧洲地区实现广泛应用。


(3)促进国产技术应用,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推动国产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仅提升了国内信息技术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图片

相关案例:

建设银行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全面采用国产数据库(如达梦)、国产服务器(如浪潮、华为)和国产中间件(如东方通),实现了金融业务的全栈国产化。


图片

国家电网某区域分公司在信创政策的支持下,将进口电力调度系统替换为国产电力调度系统(如南瑞继保的电力调度系统)。该系统基于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数据库。


中国邮政集团联合信创企业,推出了基于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邮件系统的解决方案。该系统替代了进口邮件系统,实现了邮政集团内部通信的全栈国产化。


4、发展历程

(1)预研起步:1986-2006

关键节点:

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启动,打响中国自主创新第一枪。2006年,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重大科技专项启动,标志着信创的起步

典型事件:

1993年,中软推出第一代自主创新操作系统“COSIX1.0”浪潮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服务器SMP2000。


(2)局部改造:2007-2014


关键节点:2013年6月,棱镜门事件加速去“IOE”工作,相关行业基于云计算进行创新升级改造;2013年底,部分单位启动"党政电子公文系统”安全可靠升级。

典型事件:2014年,邮储银行自主可供核心去“IOE”完成,诞生银行业第一个中大型自主可控案例。


(3)范围拓展:2015-2019


关键节点:2017年,核高基重大专项第二批工程启动会召开;2018年,为摆脱上游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我国将信创行业纳入国家战略,提出“2+8”发展体系。


典型事件:2015年,三部委联合启动上百个试验工程,并于2019年底全部验收。


(4)逐步落地:2020-2027


关键节点:2020年,从芯片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信创生态已初步构建,具备规模化推广能力;2021年,《“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加快研发适应国内经济社会需要的核心技术产品;2022年9月,《国资委79号文件》精神指出,明确要求到2027年底前,实现所有中央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国产化替代。


图片

发展预期:


2027年底,国央企完成信息化系统的信创改造工作。


江苏深网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跨域安全产品开发、销售,提供网络攻防技术服务的网络安全公司,并成立自主品牌“深铠威”。公司主营业务面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大背景,重点研发、销售跨域安全产品和网络安全工具软件。公司核心团队来自于军队科研院所和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依托核心团队多年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研究,目前已推出网闸光闸数据交换平台等跨域交换安全产品以及IPSec VPNSSL VPN安全网关产品,并拥有了细分领域领先的网络攻防技术研发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能源、医疗、教育、交通、传媒行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djyiCZsMnnrKD-UTmvsZA